2025 05/11 19:24:57
来源:玉环市委宣传部

浙江玉环:基层一线琢璞玉,新赛道上成美器

字体:

  近日,玉环开展了“青研破题”行动,24名选调生深入企业调研,协助玉环市场监管、经信等部门制定机器人产业企业档案,形成9篇调研报告,提出38条对策建议,其中“给予科技型机器人企业一定的租金补助”等建议写入玉环市《关于加快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选调生的主阵地——玉环坚持厚植基层“沃土”,更好助力选调生快速成长成才。目前,经过基层扎实培养锻炼后,2019年以来招录的51名选调生中7名被提拔为领导干部,15名任单位中层职务。

  琢璞玉,到基层“沉淀成长”

  这阵子,芦浦镇井头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周哲成一直没歇过,忙着接待合作商,共同商讨村里“稻虾共生”项目后续合作事宜。

  早在2021年,井头村就承包了350亩水田,以“水稻+龙虾”套养产业为突破口,成功建成“稻虾共生”示范基地。“当时,我的前面两任选调生都参与了整个项目开发,依靠自己的专业特长提出要‘稻虾轮作’,一年两稻两虾循环轮替,为农户实现亩均增产3000元的收益。”周哲成说,如今“担子”交到了他手上,他决定继续革新理念,让水稻田变成“生态园”,将这里打造成集观光、垂钓、餐饮、露营等休闲娱乐项目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目的地。

  为解决选调生基层经验不足、融入适应“水土不服”等难题,玉环紧盯选调生基层实践锻炼“墩苗期”,注重人岗相适,将选调生选派至与其专业特长、熟悉领域、个性特点相符的行政村任职,并选优配强“2+3”帮带导师队伍,同步推行驻村选调生“以老带新”制度,让选调生在基层“沉淀生长”。

  启动楚门蒲田村小微园区建设初期,第一任选调生陈洋洲利用法学专长解决园区工程建设各种合同问题;建设过程中,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第二任选调生泮以龙,化身“技术翻译”全程为项目建设督工;建成投用后,第三任选调生王栋又着重园区周边环境提升,助力蒲田村获评省级优秀“未来乡村”;眼下,第四任选调生张煜轩接过“接力棒”,运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结合智慧园区平台,维护和更新平台内的“园区资产管理”“财务管理”“智慧物业”“自媒体运营”等四大系统……

  4任选调生7年“接力跑”,见证了蒲田村从“低散弱”家庭作坊到“高精优”数字园区的蝶变。

  成美器,破难事增长才干

  在玉环,每位选调生都要揭榜“难事挑战”,围绕“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服务群众”等主题,每月至少提出一项具有挑战性、有时间节点、可对账验证的“交付物”,并开展季度分享交流,在一次次破难中增长才干。

  让选调生陈馨涵印象深刻的一次“难事挑战”,就是协助“00后”返乡大学生杨听语,在干江下栈头村开了一家“有一点蓝”咖啡书吧,让这个传统的渔村迎来了新业态。“去年9月我被选派至下栈头村,入村走访中了解到杨听语的创业计划,当下就觉得可行。一来为年轻人返乡创业提供样本,二来也是为渔村引流。”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从土地性质确认到租赁手续办理,从创业贷款对接到空间设计优化,陈馨涵全程参与。“这些工作我也是第一次尝试,但是看着‘有一点蓝’一步步成形,有很多人追着来‘打卡’,我心里的成就感特别强。”

  目前,和陈馨涵一样,玉环的选调生已累计完成“难事挑战”132件。

  除了“难事挑战”,玉环还开设“跟着二十四节气来研习”读书班和“实践真知上讲台”专场,高标准推进选调生蹲苗磨炼,确保真学实干、茁壮成长。目前已举办读书班、专场活动69期,编辑《小生笔记》49期。

  此外,玉环还不断加大比学亮晒力度,每年年终举行“六问六答”述职评议,采取7档评价法对选调生在村工作“1+7+N”情况进行评议,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晒”出两年基层锻炼期间的“成绩单”。

  “让选调生下基层不是走流程,更不是单纯地体验生活,而是为了真正走进群众、了解实情,熟悉政策传递的末梢和工作落实的终端。”玉环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玉环将持续深化选调生“一线历练”机制,引导选调生在新兴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新赛道上勇挑重担,为玉环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青春力量。(曹思思 徐海波/文 玉环市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