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湖州未来大会召开,时隔一年再次向全球投资者和人才发出盛情邀约。会上,发布了湖州市产业母基金和五大标志性招商场景;各区县作了营商环境视频推介;106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691.2亿元的,涵盖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半导体及光电、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制造业,以及人才、科技、现代服务业及农业等领域。
大会期间,湖州还将举行第三届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大会、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享会、高端对话·中国青年企业家南太湖50人圆桌会等子活动。
奉行“长期主义”的湖州,正以产业升级的硬实力、营商环境的软实力和创新生态的驱动力,构筑起投资者与本土经济深度融合的“信心之城”。
共赴欣欣向荣的未来
看一座城市的未来,关键是看潜力、看势头、看变化。
这些年,湖州持续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推动城市定位更清晰、品牌影响更凸显、发展势能更强劲。湖州被评为全球唯一的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连续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市中居第50位,城市品牌影响力在全国居第13位。
加速跃升的城市能级,也为全球投资者注入“确定性”强心剂,吸引了一张张珍贵的“信任票”纷至沓来——今年一季度,湖州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12个,同比增加55个;3亿元以上项目144个,同比增加30个;10亿元以上项目34个,同比增加5个。
走进总投资5.2亿元的湖州智能化物流装备产业化项目施工现场,60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作业。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计划明年初正式投产,预计可实现年产值7.5亿元。项目现场负责人王焱说:“我们选择落户湖州,是因为这里有着非常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营商投资环境。我们计划将这里打造成集物流装备设计研发、定制化制造、智能系统集成于一体的行业标杆。”
共创动能澎湃的未来
布局创新,就是抢占发展先机;拥抱创新,就是拥抱城市未来。
西塞山下,西安交通大学-湖州中子科学实验室里,十多名科研人员正在调试一台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预计今年年中进入人体临床试验。”实验室主任王盛说,他们自主研发的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实现了湖州市乃至浙江省大型三类医疗器械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
作为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之一,西塞科学谷开园两年来实现快速发展,陆续引进了孙优贤院士、钱锋院士等团队25个,去年新引进浙大湖州研究院无人系统技术实验室、中广核新能源控制关键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等创新项目6个,成为湖州重要的科研平台。
这些年,湖州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加快打造南太湖科创走廊,大力发展“创谷经济”,先后引进了联合国全球地信中心、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莫干山地信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科研平台,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4%、列全省第3位,被评为长三角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可持续发展指数连续2年在全国排名第1。
共赢商机无限的未来
投资者的选择,是对城市未来价值的理性判断。
近年来,湖州持续创优“机制最有效”的市场环境、“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人才最有感”的创新环境,以城市之名尊商爱才,形成了近悦远来的生动局面。
近日,浙江辛子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计划自建码头,通过水运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由于不熟悉相关流程,项目一度陷入僵局。辖区湖州市南太湖新区龙溪街道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帮助企业梳理关键问题清单,协调组织共商会议。如今码头建设方案已确定,将于9月正式动工。码头落成后,将使整个辛子片区的各家企业受益,预计年降低物流成本超千万元。
湖州始终把民营企业家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民营企业家的关切作为第一视角,把民营企业家的认可作为第一标准。依法将每年的11月1日设为湖州民营企业家节;每周三常态化举办“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让企业家成为湖州发展的“座上宾”……
潮涌南太湖,风劲好扬帆!当万千“新湖州人”带着梦想扎根这片热土——这座以“未来”命名的城市,正以生态文明的底色、创新驱动的亮色、开放包容的成色,在时代浪潮中奋楫扬帆。
这里有永不褪色的发展信心、携手同行的真诚邀约、无限可能的广阔舞台,让我们携手同心向未来。(张志炜/文 张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