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7/23 17:44:56
来源:温州市文明办

“微观”城市新文明丨看浙江温州“三时”改革如何点亮市民全时幸福

字体:

  “以前想参加活动都没有地方可去,现在家门口就有很多选择。”自从有了专门的活动场地,家住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状元街道龙跃社区的张大爷白天随时可以去小区新修建的玻璃房内练字、唱歌、下棋。

  夜幕降临,在社区的另一头,月满西楼的“夜间村K”“月下咖啡”、文化公园的“星空影院”等时不时迎来年轻人结伴打卡。细心的居民发现,街道里类似这样错时、延时开放的场所越来越多,不同的时间段,提供着不同的服务场景,活跃着不同的人群。

  这一幕幕场景,是今年以来温州以龙湾为试点,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三时”即“延时、错时、随时”改革的生动写照,旨在打破城市服务“朝九晚五”的时空壁垒,让广大群众随时随地能享受到贴心、便捷的文明服务。“改革的核心在于针对不同群体定制个性化服务清单,实现差异化精准供给。”温州市文明办相关人员表示。

  眼下正值暑假期间,龙湾区几大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针对学生群体开设的“暑期家门口青少年宫”“小龙娃成长营”“四点半课堂”等,提供课业辅导、非遗体验、科创启蒙、户外拓展等多样化课程服务,实现孩子“放学有人管、假期有去处”,有效解决家庭的后顾之忧。

  “夜课堂”“夜健身”“夜集市”为上班族、加班族以及夜经济从业者提供了平时无法参与的活动可能;分布在街头巷尾的“文明V站”为新就业群体等打造“暖心港湾”。

  从百姓大舞台的“夜理速递”开放麦宣讲,到街头的“夜风尚”文明集市;从假期素质训练营,到全天候开放的暖心V站……这些不经意的举措正悄然提升着居民的生活质量,让基层治理不断升温。不少市民有感而发:“抬脚就能享受服务,真是太方便太幸福了。”

  不仅在龙湾,温州各地也纷纷因地制宜,将“三时”服务理念融入日常,实现服务“全天候”、幸福“零时差”。以乐清市城南街道为例,当地利用大家“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碎片时间,打造街区式青年夜校,助力青年技能提升与社交拓展,同时在寒暑假开展“春泥计划”系列活动,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成长空间。

  从集中供给到全时在场,从政府推动到多方联动,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温州市通过时间、空间、服务、机制四维创新,顺着城市节奏,将触手可及的日常服务一键直达群众家门口。(黄佳/文 温州市文明办/供图)

【责任编辑:韩冰玉】